房子也要有“养老金”了
时间 : 2023-07-06 21:02:28来源 : 扬子晚报网
(资料图)
人老了,有养老金可以领取,那么房子老了,年久失修,该怎么办呢?今年6月底,住建部部长倪虹提出要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两天之后,倪虹再次发文呼吁要建立房屋“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没错,“房屋养老金”呼之欲出了!
什么是房屋养老金,它与现有的物业维修资金又有什么区别呢?根据专业人士的设计,房屋养老金制度由两部分组成,一类是目前的物业维修资金,也可以理解为房屋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它主要是用于房屋的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另一类就是酝酿中的房屋养老金,也就是房屋维修的公共账户,它的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保障的是房屋的公共安全,比如定期体检,对房屋整体进行专项排查,以排除安全隐患等等。
其实看看我们身边的各种建筑,尤其是居民小区,一旦建筑年限超过了20年,也就是到了房屋的“中老年期”,外墙脱落,管线老化,基础设施破旧,使得安全隐患越来越多。2022年4月长沙自建房倒塌,2023年6月天津几幢居民楼沉降开裂,以及发生在银川的烧烤店爆炸导致的楼房倒塌,都让房屋安全维护问题成为居民最关心的话题,也使得房屋养老金制度再次摆上台面。
既然已经有了房屋在交房时收取的维修资金,为何还要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呢?这是因为现有的维修资金无法做到“应修尽修”,难以满足房屋在维修改造时的需求。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单个住宅小区的维修资金规模约为600万至900万,随着房屋步入“中老年期”,维修资金的需求逐年增加,“缺口”越来越大,一些住宅小区的维修资金正在快速减少甚至枯竭。
那么第三个问题来了,房屋养老金的钱从哪儿来呢?前面说了,这项新制度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投入,有人或许会问,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政府为什么要出这笔钱呢?来自专业人士的答案是,现行制度下难以确保房屋的“应修尽修”,所以才需要政府出面,来源有这些几类,一是通过立法,从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以及房产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份额,统筹到房屋养老金的公共账户中,还有一类是引入金融机构的参与,也就是商业性质的房屋养老金,比如房屋安全保险。
有人认为,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可以创造很多新的商机,物业公司、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都会积极参与进来。在我看来,这项新制度的建立是对住宅维修资金的补充,是为房屋提供基本安全保障的,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成为一些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尤其是在筹集、使用乃至产生收益的过程中,监管一定不能缺位,让房子能够安享“晚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马祚波
关键词:
相关资讯
-
房子也要有“养老金”了
了解更多 -
机构:TOP30房企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一成-全球今日讯
了解更多 -
法国商业地产投资同比下滑61% 连续第三季度下降
了解更多 -
港股停牌房企亟需“救生艇”:18个月大限压顶,20余家等待上岸
了解更多 -
万科企业2022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将于7月10日付息_全球视点
了解更多 -
焦点速看:报告:上半年百城新房价格保持横盘态势,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
了解更多 -
仲量联行:二季度末北京全市写字楼整体空置率略微收缩至10.3% 当前讯息
了解更多 -
花旗:预计下半年香港楼价转跌6% 全年楼价同比持平
了解更多 -
上海甲级写字楼吸纳量环同比大幅下滑 动态焦点
了解更多 -
焦点速讯:莱坊:2023年一季度全球楼价同比平均升幅放缓至约3.6%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