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头部房企减碳路径逐渐形成
时间 : 2023-02-27 15:40:38来源 : 中国网地产
近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建筑、绿色建材、绿色家居以及绿色建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随着政策监管、金融支持趋势明显,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通州区举行。据悉,国家级绿交所将在2008年成立的北京绿色交易所基础上“升级”进行打造。
资料显示,自成立以来,北京绿交所各类产品成交量超过1亿吨,已经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和绿色低碳服务平台。升级为国家级绿交所后,将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资本,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据了解,北京绿交所成立以来相继建立了碳交易、排污权交易和节能量交易三大业务中心,在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推动碳排放权、排污权与节能量等环境权益交易体系的建设。
其中,在环境权益交易方面,北京绿交所作为指定交易平台,持续支撑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市生态环境局的年度履约工作,涵盖重点排放单位900多家。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碳配额(BEA)及CCER等累计成交近9400万吨,成交额超过30亿元。
在服务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北京绿交所参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打造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创新与CCER等碳减排挂钩的绿色资产支持工具等绿色金融产品。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致辞中提到北京打造国家级绿交所意义重大。一方面,绿色交易所逐步把排碳造成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谁排碳谁承担成本。另一方面,绿色交易所通过绿色金融、绿色技术等逐步把绿色溢价降下来,使企业、家庭愿意使用绿色能源。
此外,深交所也加快搭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的ESG交流平台,推动行业交流学习,帮助企业熟悉前沿领域、加强能力建设。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市公司对ESG的认识不断深化,ESG信息披露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上市公司的关注重点已从“为什么要践行ESG”转变为“怎样践行ESG”。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持续完善,ESG主题产品持续升温。从权益投资到固收投资,越来越多基金公司正在加入ESG投资的行列。公募基金也开始重新发掘ESG的内涵和外延,力求从中探索出一条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
头部房企减碳路径逐渐形成
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房企作为建筑行业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对建筑的节能环保起着关键作用。响应“双碳”目标,打造绿色生活、绿色工作、绿色生产方式的,担负绿色低碳方式的重大责任成为房企的必答题。
据202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建筑建造业现状报告》统计,2019年全球建筑业最终能源消耗总量约100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8%。
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节能降碳”势在必行。而经过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头部房企减碳路径正逐渐形成。
梳理2021年上市房企的ESG报告发现,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等头部房企已经建立了一套绿色产业链,其减碳路径主要体现为“绿色设计-绿色规划-绿色施工-绿色运营”,从建筑的全周期来实现减碳的目标。
除了绿色建筑外,装配式建筑也成为房企建筑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万科、碧桂园、招商蛇口(001979)、绿城中国、新城控股(601155)等都积极布局,同样也有远大住工、中国建筑、北京住宅产业化集团等专注于装配式建筑的“专业赛手”。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头部房企绿色减碳路径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加速实现,未来房地产行业应该更多的关注环境指标,特别是土地的绿色指标。
关键词: 逐渐形成
相关资讯
-
省内多市密集出台房产新政 天天即时
了解更多 -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头部房企减碳路径逐渐形成
了解更多 -
广东建工集团拟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期限为269天
了解更多 -
上海港城开发拟发行不超14.5亿元中票,申购区间为3.2%-4.2%|天天快报
了解更多 -
宏源药业3月2日初步询价,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减少13%以上|全球热消息
了解更多 -
夏建敏家族推夏厦精密IPO,曾被神秘台商简贵品股权代持20年
了解更多 -
观点:杭州第二批供地:10宗地块总起始价131.4亿元
了解更多 -
速读:万达地产集团出质天津红桥万达地产开发5100万元股权
了解更多 -
保利发展挂牌转让湖南新滨湖房地产51%股权 底价2917万元
了解更多 -
北京住总6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将于3月5日付息,票面利率4.38%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