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房住不炒”已成多方共识
时间 : 2022-10-19 22:52:51来源 : 扬子晚报网
(资料图片)
今年10月13日,《经济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的专版文章,其中最惹人关注的当属《“房住不炒”已成多方共识》,文章中说,10年来,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坚持把房地产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民生上,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那么已经落实的长效机制包括哪些举措呢?楼市马坐播了解到,首先是加强住宅用地的供应管理,建立住房与土地供应的联动机制,促进房地产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就南京房地产而言,土地供应与市场需求已经全面挂钩,从今年以来南京推出的多个批次地块位置来看,推地频次与板块内的住宅供应量跟市场需求相吻合,杜绝了过去片区内新房入市过多、而买方需求基本饱和的现象,房企拿地也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加强对城市“一城一策”的指导监督。今年3月至今,包括南京、苏州、扬州在内的江苏城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市场调控政策,根据自身楼市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推出化解楼市困局、引导住房消费的举措,比如降低购房门槛、发放住房补贴、减免相关税费等,一些城市还通过政府收购房源来缓解房企资金难题,以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经济日报》在文章中还指出,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的3年行动,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管住不管死”的原则,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同时,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切实维护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
除了商品房市场之外,10年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惠及群体逐步扩大。10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楼市马坐播了解到,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由2011年的29.1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40.7平方米,全市累计有超过87万户家庭通过住房保障有效改善了居住条件。特别是今年开展了新一轮共有产权住房的试点,保障城市“夹心层”的住房需求,还将供应对象拓展到非户籍的常住人口,新启动的观泓雅苑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已收到4000多户的申请。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终将实现老百姓的安居梦、宜居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祚波
关键词:
相关资讯
-
全球关注:“房住不炒”已成多方共识
了解更多 -
热头条丨汇丰人寿注册资本增加62%至16.6亿元
了解更多 -
热门看点:扬子新材控股股东南宁颐然解除质押1.54亿股,占总股本30%
了解更多 -
关注:森鹰窗业拟使用超募资金45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了解更多 -
天天实时:森鹰窗业聘任邢友伟担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了解更多 -
【世界快播报】天门城投10亿元私募项目获上交所受理
了解更多 -
【世界快播报】补足租赁住房短板正当时
了解更多 -
【独家焦点】无线传媒IPO过会,版权内容成本两年上涨190%
了解更多 -
【全球快播报】宝能流动性风险悬顶,再失中炬高新1.4%股份
了解更多 -
当前要闻:南京第三批供地收官:31宗地揽金274.7亿,另有1宗流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