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整治虚假房屋买卖诉讼
时间 : 2021-11-09 12:21:34来源 : 中国网地产
中国网地产讯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9日对外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严审合同效力,整治虚假房屋买卖诉讼。为逃废债务、逃避执行、获得非法拆迁利益、规避宏观调控政策等非法目的,虚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提起诉讼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买受人虚构购房资格参与司法拍卖房产活动且竞拍成功,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由主张该拍卖行为无效的,应予支持。买受人虚构购房资格导致拍卖行为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表示,《意见》包括整治重点领域虚假诉讼。
《意见》第十一条至第十五条规定了执行异议之诉、民间借贷、房屋买卖合同等虚假诉讼易发领域整治工作要求。2017年至2020年,查处执行异议之诉虚假诉讼年均增速高达61.11%。
《意见》要求严格审查执行异议之诉全案证据,审慎对待当事人自认,严防当事人恶意串通逃避执行。民间借贷历来是虚假诉讼高发易发领域。2020年共查处虚假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772件,占查处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的53.09%。
《意见》要求严格审查通过循环转账、“断头息”等方式虚构借贷、虚增本金的违法行为,严守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近年来通过虚假诉讼逃避房屋限购、限售政策的现象有所抬头。
《意见》规定,为规避调控政策等非法目的,虚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提起诉讼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虚构购房资格参与司法拍卖房产的,应当认定拍卖行为无效。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相关资讯
-
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经济 LPR下调稳定市场预期
了解更多 -
南宁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首套房最高额度提高至70万元
了解更多 -
华发物业服务与珠海华发订立2021年酒店顾问服务框架协议
了解更多 -
金潮建设以1.5亿元受让秦皇岛1宗城镇住宅用地
了解更多 -
上海外高桥发行金额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债券期限为365天
了解更多 -
中国铁建拟发行金额为不超过1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
了解更多 -
推行供地新模式 持续开展“净地”出让专项行动
了解更多 -
2021年杭州楼市历经风雨最后市场归于平稳
了解更多 -
5年期以上LPR是否继续下调?
了解更多 -
成都完成2022年首场土地拍卖 4宗住兼商土地全部底价成交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