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破解房价“螺旋上涨”死循环的大棋,正在展开
时间 : 2021-09-06 15:13:42来源 : 南方房产情报
近日,中国房价最高的两个城市——上海和深圳,不约而同推出大动作:
上海规定,二手房要经过价格核验才能挂牌;
深圳传出,政府上线了“二手房交易系统”(随后下线了);
字越少,事越大。其实,这两件事,都可以看成是“二手房指导价”的升级版。
上海一出手,就把指导价落到实操上。深圳更猛,推出一个功能叫:卖家自助卖房。
卖家可以绕过中介自助卖房,矛头指向谁,不言自明。
政府搭建平台,核验二手房价格,并鼓励卖家绕过中介,直接交易,这样的举动放眼全国,这都是少有的尝试。
让房产交易更透明,消解“卖家-中介”的天然利益同盟。这一招,实在是妙。
一盘破解房价“螺旋上涨”死循环的大棋,正在展开。
1
2020年11月,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存量房房源核验及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开始对二手房进行房源核验:
没有通过核验的二手房,就无法对外发布。
房主要提供权证号、建筑面积、抵押登记、租赁登记、查封登记等信息,且必须在今年3月19日前完成核验。
3月20日,上海二手房一夜之间少了2万套,就是很多房子没有完成核验而下架造成的。
现在,上海房源核验已经从“真房源”扩展到“高房价”。
7月9日,上海市房管局提出,即日起将进行价格核验,没有通过的房源不得对外发布。
针对业主,如果存在一定的违规,比如发布虚假房源,发布房价过高,可能会纳入诚信记录,甚至暂停网签。
这也意味着,房产交易正变得越来越透明。精明的上海人也会爱惜自己的羽毛,保住购房资格,所以不敢乱来。
上海的政策既没有涉及信贷,也没有提到加大供应,但效果正在慢慢显现,闷声干大事。
再看看深圳,二手房指导价已经发威。
深圳二手房成交套数自4月份跌破5000套枯荣线后一路走低,6月只成交2500多套,同比减少7成多,跌入冰点。
鼓励卖家“自助卖房”的系统,如果真的上线,那又将是一枚深水炸弹。
这两大城市,都动真格了。
2
上海和深圳,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在调控频繁的当下,地方政府还要在百忙之中,抽空设计出一套二手房市场调控系统?
首先,贝壳的“真房源”,主要是针对早期中介行业流行假房源、吃差价这一套玩法,确立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中介平台上的“真房源”,是为便捷性服务的,他们不但不会主动落实政府指导价,反而有动力突破限价。
政府来做“真房源”,那就不一样了。深圳和上海,正在努力对二手房市场,实行严格的价格管控。
说起二手房指导价,欧陆国家是祖师爷。比如德国,不仅对房价,还对地价、房租设定了非常完备的价格体系。
当地的房地产价格,既不是开发商定的,也不是政府相关部门定的,而是由第三方说了算。
这个第三方,包括独立的评估专家和公共评估机构——公共评估委员会。前者提供房地产评估报告,对结果负责30年,后者重点制定“地价图”的“标准价”或者“指导价”。
这个“地价图”,数据由全国房地产交易记录汇合而成,也会参考独立机构的房地产评估报告,形成“销售价格总汇”。
德国的指导价有以下特点:
覆盖全国,范围广;
第三方制定,相对客观;
成为很多后续政策的依据,相当重要。
比如,德国政府每年都会依据指导价征收房地产税。
以指导价为基准价格,开发商或者房东的定价超过基准价20%就属违法,超过50%就是犯罪,最高吃三年牢饭。
瑟瑟发抖。
看来,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在德国面前,仅仅是婴儿水平。
另外,我们把上海和深圳的政策结合起来看,会发现一个相同趋势:
透明化。
二手房交易价格、交易过程、房子本身,买卖方信息、中介信息,都原原本本展现出来,作假、炒作的空间变得非常狭窄。
3
问题来了:
沪深执着地推行二手房交易透明化,为的又是什么?
根据财新报道,此次上海二手房房价核验,主要针对近一年猛涨的学区房。
去年,上海民办学校也要摇号,导致家长纷纷去买公办学校学区房保底,导致学后者价格暴涨。卖家不愁卖,买家抢着买。
今年,上海首先出台教师流动政策,又推行高中招生录取改革,菜中的学生上上海重点高中的概率大幅提高,从而挤占了初中强校学生的名额。学区房热度才有所下降。
不过,这不是终点。
炒作学区房,走出了我国特色:
不鸡娃,房价会掉;
不操控微信群,房价难暴涨;
不联合中介抬高房价,都算不上合格的房价捍卫者。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我觉得很有道理:
深圳楼市有个攻守联盟,由中介、投资客、业主构成,凭借着信息不对称,把一个个楼盘变成杀猪盘。
一个个买家,都是案板上一只只待宰的小猪猪。
主要问题是,买家是分散的,无法形成同盟。
而且,攻守联盟会通过增加看房批次、内部人接盘等方式构建房产交易虚假繁荣,拉升房价。最典型的就是深房理。
上海学区房同理。
对此,政府提高房产交易透明度,其实就是打破了这个由中介、投资客和业主构成的攻守联盟。
我们不妨来推演一下:
由于房价需要核验,业主想卖二手房,就没法像之前一样挂高价,甚至无法在业主群怂恿所有人抬高价格。同时,挂牌多次也有可能被系统盯上,严重的可能会限制房产交易。
买家想买房,不用通过中介或者贝壳等平台了解房价,而是直接上系统看价格。
攻守联盟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合伙不按指导价卖房。当然,这就会降低买家买房意愿,转而投向新房市场、实际价格和指导价相差不大的楼盘。
久而久之,看房人数持续走低,坚守高房价的业主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乎,降价潮就会开始。
4
按照德国的经验,沪深两地的动作,也有可能为以后的房地产税做准备工作。
总而言之,沪深的措施,直接目的在于房产交易透明化,进而打破攻守联盟,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也有可能为房地产税铺平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调控收紧并不意味着房产失去投资价值。我们必须相信一点:
政府对房地产是呵护的。不然,广州不会在6月份,也就是全国范围收紧调控之际,推出延长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最长期限到30年等宽松政策。
这也就意味着,政策总有松动之时。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通过配置不同城市的资产,跑赢通胀,共享时代发展红利,是每个人打好资产保卫战的关键。
北上广深,政策收紧,窗口期已过,但大部分热点二线城市还有机会。
二手房指导价、贷款收紧、利率提高,是窗口收紧的信号。参考深圳二手房指导价,政策产生威力仍需一定时间。这段时间,长则半年,短则一个月,也是本轮周期内的最后窗口期。
相关资讯
-
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经济 LPR下调稳定市场预期
了解更多 -
南宁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首套房最高额度提高至70万元
了解更多 -
华发物业服务与珠海华发订立2021年酒店顾问服务框架协议
了解更多 -
金潮建设以1.5亿元受让秦皇岛1宗城镇住宅用地
了解更多 -
上海外高桥发行金额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债券期限为365天
了解更多 -
中国铁建拟发行金额为不超过1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
了解更多 -
推行供地新模式 持续开展“净地”出让专项行动
了解更多 -
2021年杭州楼市历经风雨最后市场归于平稳
了解更多 -
5年期以上LPR是否继续下调?
了解更多 -
成都完成2022年首场土地拍卖 4宗住兼商土地全部底价成交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