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非法占用耕地戴上“紧箍咒” 落实好藏粮于地战略
时间 : 2020-09-18 14:01:57来源 : 经济日报
当前,全国耕地基本实现了占补平衡,全国中等质量耕地占比八成以上,但耕地保护仍面临诸多老困难和新问题。其中,保护耕地资源和保障城市发展的矛盾突出,部分地方为了保障经济发展,放松了对耕地的保护,以租代征、未批先建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必须落实好藏粮于地战略,严格制止耕地“非农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这启示我们,耕地不是任人觊觎的“唐僧肉”,而是全国人民的“大熊猫”,要给耕地保护增加“护身符”,给非法占用耕地戴上“紧箍咒”。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但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非农建设的情况。其中,有的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绿化造林,有的在铁路、道路、河渠两侧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化带,有的大规模挖湖造景,还有的通过调整县乡国土空间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审批,存在批少占多、批甲占乙等情况。这些情况都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也正是此次《通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所在。
从总体看,当前全国耕地基本实现了占补平衡,全国中等质量耕地占比八成以上,但耕地保护仍面临诸多老困难和新问题。其中,保护耕地资源和保障城市发展的矛盾突出,部分地方为了保障经济发展,放松了对耕地的保护,以租代征、未批先建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耕地本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但在一些人眼里却成了“唐僧肉”,一旦工业、商业、住宅用地不够了,就打耕地的主意。一旦道路绿化、城市造景有需要,就打改变耕地用途的算盘。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使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超小,粮食需求量超大,这“一小一大”是我国的基本农情粮情,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足,为改革发展大局起到了“压舱石”作用。然而,粮食生产依然是紧平衡,面临持续的水土资源压力,农田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耕地基础地力依然偏低。“万物土中生、有土才有粮”,必须落实好藏粮于地战略,严格制止耕地“非农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
要建好约束机制,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今后,要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特殊管制措施和特殊保护制度,建立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有奖举报制度;健全耕地监管机制,城市建设不得侵占永久基本农田搞新区,也不得以各种名目违法圈占农地;用好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等监督管理手段,推动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利用耕地的规范管理,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各行业用地标准,采取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要建好激励机制,调动用地主体的管护积极性。加强耕地保护与财政奖补、信贷担保等方面的政策衔接,吸引社会资本和新型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行管护。例如,浙江省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按照每年每亩100元的标准对集体和农户给予补偿,用于农田基础设施修复、地力培育等,补助资金数额与农田保护情况挂钩。这使农村集体和农户能够从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中获得稳定收益。在一些地方,永久基本农田地头都竖有一块标识牌,上面刻着“田长”的名字和举报方式,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农民保护农田的积极性。
关键词: 耕地
相关资讯
-
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经济 LPR下调稳定市场预期
了解更多 -
南宁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首套房最高额度提高至70万元
了解更多 -
华发物业服务与珠海华发订立2021年酒店顾问服务框架协议
了解更多 -
金潮建设以1.5亿元受让秦皇岛1宗城镇住宅用地
了解更多 -
上海外高桥发行金额10亿元短期融资券 债券期限为365天
了解更多 -
中国铁建拟发行金额为不超过1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
了解更多 -
推行供地新模式 持续开展“净地”出让专项行动
了解更多 -
2021年杭州楼市历经风雨最后市场归于平稳
了解更多 -
5年期以上LPR是否继续下调?
了解更多 -
成都完成2022年首场土地拍卖 4宗住兼商土地全部底价成交
了解更多